指導老師:工設系 吳田瑜老師
產品不單單只是一個工具;
它是一個和使用者有密切關係的日常物件,
它可以讓使用者感覺到高興、生氣、驕傲、羞恥、安全或焦慮,
它亦可以讓使用者感到愉悅---它也有個性。
─────Marzano, 1998
亞理士多德認為,在我們的生活當中,大家都在追求快樂的生活。在追尋它過程,人們的生活品質與週遭的環境和使用產品息息相關,因此環境和產品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影響著人的情緒,繼而影響人的生活和工作品質。
快樂的定義會因人而異,有些人只需滿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即可,有些人除了生理需求的滿足,還想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層次的滿足。
什麼是愉悅?
牛津英文字典(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)定義為一種意識或感官上的狀態,它來自於人對感受到或觀察到是好的或渴望的喜悅感覺或期待感覺;亦即是喜悅的感受、欣喜的感受和高興的感受。
Jordan (2000)認為產品之『愉悅感』即是產品可以傳遞之所有潛在利益的總合。
潛在利益中包括:
1. 高興的利益(Hedonic benefits):即是使用者對產品的感官/受(Sensory)和美學所產生的快樂感受,例如觸摸或抓握時的美好感受或產品美學傳達出的感動。
2. 情緒的利益(Emotional benefits):即是使用者與產品互動之後所引發出對產品所產生的心情反應,例如感覺興奮、覺得有興趣、覺得很有趣、感覺很滿意或增強自己的自信心等反應。例如穿著一件有風格(stylish)的衣服會讓穿著者產生自信心。
3. 實用的利益(Practical benefits):即是使用產品時產生的結果,這個利益強調產品完成任務之效率或效果。例如強調可以有效提供清洗衣服的洗衣機的利益功能。
Jordan (2000)將愉悅產品分類為─
1. 物理感官型態的愉悅感(Physio-Pleasure):即是由感官互動而產生的身體方面的愉悅感,這種感官包含產品的觸覺和嗅覺等特質。
2. 社交型態的愉悅感(Socio-Pleasure):即是人與人之間互動所產生的喜悅感,產品在這方面扮演著人與人社交互動的介面。
3. 心理認知型態的愉悅感(Psycho-Pleasure):涉及人的認知和情緒的反應,以產品而言,亦即是認知和體驗產品引發出的情緒反應。
4. 意識型態的愉悅感(Ideo-Pleasure):即是人的價值觀。以產品而言,它和產品美學和產品本身的價值有關
(Jordan,2000)
然而,這些概念又如何在設計被實踐,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議題。
相關網站:
http://id.cgu.edu.tw/ppdlab
http://www.design-emotion.com/
http://studiolab.io.tudelft.nl/desmet/publications
http://www.designandemotion.org/
http://www.mecheng.leeds.ac.uk/mencjb/affectivedesign.html
http://www.dmi.org/dmi/html/education/seminars/dmbe.htm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